一款风口产品的死亡,是因为触碰了哪些高压线?
前言如果说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那2016年可以说是抢风口的一年。这一年出现了很多风口,有共享单车这样大的风口,也有很多小的风口,有这样一个风口叫做“互助”。 2016年,阴差阳错的参与了这样一个项目,从踌躇满志到最后遣散所有,黯淡散场,不胜唏嘘。 一、产品背景 1.需求背景 需求最初
前言如果说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那2016年可以说是抢风口的一年。这一年出现了很多风口,有共享单车这样大的风口,也有很多小的风口,有这样一个风口叫做“互助”。 2016年,阴差阳错的参与了这样一个项目,从踌躇满志到最后遣散所有,黯淡散场,不胜唏嘘。 一、产品背景 1.需求背景 需求最初
还是从我们最喜闻乐见的马老师的一段鸡汤开始吧。马老师说:对于一个机会的到来,大多数人都经历这么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如今这商业环境越来越快,一个机会到来不再那么费劲了,直接从第一阶段就跳到了第四阶段。从看不见,到潮水般涌来,就那么转瞬即逝。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咦?已经来不及
实际上,这个开头,老匡重写了20多遍。一大堆心里话,写了删,删了写。很想跟大家聊聊近况,但是又怕大家说这人啰嗦,所以还是算了,闲话留到线下见面再叙。 标题就是我要说的全部,如果你错过了QQ、微博、微信、直播、自媒体,在以上所有风口都颗粒无收……没关系,因为腾讯微视、下饭、百度Nani、阿里独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