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顺丰再一次高调宣誓,要加速最后一公里战略的实施,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3月17日晚间,顺丰控股对外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泰森控股”)对子公司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顺丰同城”)进行增资。泰森控股拟与顺丰同城签署《增资协议》,双方约定本次增资金额为4.09亿元。顺丰同城其他股东不参与新增股份认购。
此次增资前,泰森控股持有顺丰同城40.58%股权,顺丰控股其他持股主体持股为24.88%,北京信润恒持股为1.26%,其他投资者持股为33.29%。
本次增资完成后,顺丰控股对顺丰同城合计的持股比例将从65.46%增加至66.76%。其中,泰森控股持股为42.82%,顺丰控股其他持股主体持股为23.94%,北京信润恒持股为1.21%,其他投资者持股为32.03%。
为何突然增资?顺丰控股表示,鉴于中国即时配送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能力,公司在即时物流领域进行重要战略布局。本次公司对顺丰同城增资,为顺丰同城提供战略性资金支持,有助于公司加速最后一公里战略的实施,加固公司竞争壁垒,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
事实上,顺丰控股此次的增资早有迹象显露。天眼查信息显示,1月26日,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7位股东,注册资本增加15.51%,股东含高盛系、中信资本、贝塔斯曼等。不过,该公司目前仅剩6位股东,并且主要为顺丰控股。
追溯其发展历史发现,顺丰同城诞生于2016年。那一年,顺丰的同城事业部成立,同年8月,面向商户推出即刻送,试水同城配送市场;2017年,顺丰又上线了顺丰专送,扩大配送物品的服务范围,随后又向C端用户开放该业务。
到了2019年,顺丰在同城配送上的动作愈见频繁,先是在2月,成立顺丰同城控股,又在7月,正式推出同城急送业务。10月,顺丰同城业务正式以公司化形式,独立运营。
走过5年之久的顺丰同城,目前已覆盖500多个城市,注册骑士超200万,B端业务覆盖6.6万品牌商家、25万中小商户,可满足餐食茶饮、蔬果生鲜、商超便利、蛋糕鲜花、医药健康、服装汽配等全场景配送需求。
业绩上,2017年-2019年,顺丰同城分别营收约3.66亿元、3.43亿元、19.52亿元,盈利情况则未披露。顺丰同城2020年营收为48.44亿元,净亏损为7.8亿元;顺丰同城2021年前两个月营收为12.48亿元,净亏损为1.3亿元。
而就这个7.8亿的亏损而言,前述的增资关键就在于或起到扭转局面作用,不仅巩固顺丰控股对顺丰同城的控制权,还有助于公司获得顺丰同城未来高速成长和运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长期收益,更为后续顺丰同城融资等资本运作留出空间。
除此之外,不难理解的是,中国即时配送服务市场规模2020年高达1700亿元, 2021年预计将超2000亿元,而该市场竞争也非一般激烈,“即时零售第一股”达达集团旗下的达达快送始终维持行业第一的优势,背靠美团的即时配送平台、背靠阿里的“蜂鸟”和“点我达”以及其它同城配送平台也在加速抢滩,顺丰同城想要保持核心优势并且不断做大,仍面临挑战,增资则是战略之一。
当然,在顺丰的最后一公里的战略布局中,不止顺丰同城。
先是在2021年伊始,顺丰控股于1月7日宣布,丰巢将以增发4.84亿股普通股的方式融资4亿美元,以快速抢占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区位,提高末端效率,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2月25日,丰巢服务站上线,并面向全国招募入驻。入驻者无需缴纳任何保证金或入驻费,按均值估算,每月收入在1万~3万元左右。结合了智能快递柜+驿站新模式,丰巢试图以诱人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以扩张版图。
不止如此,3月4日,丰巢方面宣布,丰巢存包柜合作伙伴招募也正式全面开启。这就意味着,丰巢或将要告别纯自营模式,加速业务规模化落地,且抢占市场份额。
无论是丰巢服务站还是丰巢快递存包柜,二者有别于传统纯快递柜或纯驿站运营的模式,像是寻求盈利的新突破口,以摆脱快递柜烧钱运营的常态。
除此之外,顺丰在最后一公里上的另一颗棋子也在加速扩张步伐。同样是最后一公里战略中的社区团购“丰伙台”上线后,顺丰最后100米业务“驿收发”在2021年也迎来首秀并开启版图大肆扩张。
自去年11月份开始至今,驿收发快递驿站已覆盖全国300个城市、3.4万个镇村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8日,“驿收发”运营主体——深圳驿加易科技有限公司的触角已伸向全国多个地区,包括在海南、石家庄、山东、武汉、长沙、南京、杭州等15个城市或地区投资成立新公司。
不可否认,较于通达系企业,顺丰旗下业务在最后一公里的布局上堪称齐发力,未来很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