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顺风车行业“一哥”的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
嘀嗒此前赢得顺风车市场的头部地位,和滴滴曾经的退场有着莫大的关联。早些年,凭借前期网约车积累的用户量,滴滴一度垄断了顺风车市场,然而,2018年发生的恶性安全事故,让滴滴顺风车陷入用户信任冰点,同时也给诸如嘀嗒等其他对手提供了“反超”的机会。
这一年,滴滴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就在滴滴顺风车偃旗息鼓的这段时间里,嘀嗒迅速崛起。
2018年至2020年,嘀嗒出行实现营业收入从1.18亿元上升至7.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58.91%。伴随营收规模扩大、毛利率提升以及部分费用下降,公司于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获得经调整利润净额3.16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上升至3.43亿元。
截至2020年末,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拥有注册私家车主20.7百万名,其中包括认证私家车主1080万名,已为约420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了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照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
趁热打铁的嘀嗒还在上个月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重新向上市发起冲击,并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用户群及强化营销及推广举措、提升技术能力及升级安全机制、增强变现能力、寻找投资与收购机会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等。
不过,看似一路“顺风顺水”的嘀嗒,实则危机四伏,隐忧不断。
首先是短暂退场的滴滴顺风车,如今已经卷土重来。2019年11月20日,时隔449天,滴滴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运营,拉开了回归的序幕,并陆续在全国18个城市重启。
在弥补此前安全短板、摆脱过去阴影的同时,滴滴顺风车正在利用多种手段抢夺用户。今年五一,滴滴顺风车与摩登天空草莓音乐节合作,想吸引去看音乐节的年轻观众使用滴滴顺风车,试图向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塑造方向靠拢。
其次是同样在2019年发力顺风车业务的哈啰出行,凭借其强劲的增长劲头,有成为行业黑马的潜力。
从交易额的规模来看,在顺风车业务上,哈啰出行和嘀嗒出行已经非常接近。2020年嘀嗒出行顺风车业务总交易额超80亿元,累计搭乘乘客数3670万人次。与此同时,2020年哈啰完成9450万次顺风车服务,总交易额69.7亿元,同比增长137.9%,市场占比38%。
据哈啰出行更新版招股书显示,其2021年一季度收入超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4%,顺风车收入从6400万增长至1.68亿,同比增长高达162%。
反过来看嘀嗒,其2020年四个季度分别完成交易额12.51亿元、20.54亿元、23.86亿元以及23.78亿元,增长疲态已经有所显现。
无论是滴滴在顺风车市场上的逐步回归,哈啰出行的强势追赶,还是一喂顺风车、曹操顺风车、如祺出行等新晋力量的涌入,这些来势汹汹的新老对手们,都对嘀嗒现如今的领头羊位置产生了不小的威胁。
除了市场竞争压力外,嘀嗒还面临着整体行业的风险。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解释,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与网约车经营性客运服务有很大区别,不需要办理网约车相关许可。
然而,正是因为平台门槛低,顺风车的安全事故问题一直难以彻底解决,平台的合规性也时常遭受市场和监管部门的质疑。
去年12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提醒指出了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 “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如今,国内顺风车业务还没有明朗的法律监管办法,也尚未出台相关法律层面上的文件。此外,虽然现在的顺风车并没有牌照要求,而一旦未来或颁发相关牌照,必然也会影响到嘀嗒等顺风车平台的司机端资源,符合牌照条件的司机数量很可能将缩减,届时嘀嗒的行业地位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