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本文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010年10月4日,毫无征兆的一天,美国最大的服装品牌GAP宣布换标。

 

以替代使用了超过20年的旧版蓝底白字logo。

1 1209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没想到短短几分钟之后,GAP就沦陷了。

 

GAP用户讨厌新标,他们认为新标俗气,没风格,没个性,看起来像IT公司而非服装公司。

 

于是GAP的粉丝们开始到各大社交媒体表达对新标的不满,他们把著名品牌标识修改成GAP新标的样子公开嘲讽,他们甚至还恶搞了一个logo生成器,输入任意字母都能生成GAP新标风格的logo。

1 2150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短短七天之后,GAP就在用户的压力下缴械投降,宣布放弃新标,用回原有标识。

 

这个史上最短命的新标导致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公关灾难。

 

GAP更换了品牌部负责人,更换了广告代理商,任命了公司史上首位CMO首席营销官。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了:品牌到底属于谁?

 

自大卫艾克以来,品牌资产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凡做营销的,都知道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作为专有资产的商标更是品牌资产中的资产。

 

但GAP换标事件却告诉我们,品牌并不完全归企业所有,它也归消费者所有。

 

品牌不仅代表独特高品质的产品,它也代表消费者的欲望、观念、形象身份、自我认知。事实上,品牌并不存在于货架之上,品牌存在于消费者心中。

 

打造品牌,其实就是一个与消费者co-creat的过程。企业就是在与消费者进行价值共享、内容共鸣、传播共振、组织共生的道路上,与用户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从而完成了品牌的构建。

 

品牌就是这个企业与用户构建的共同体。

1 3134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雷军说“因为米粉,所以小米”,而我们应该意识到,米粉并不完全是一个自发生成的组织,它事实上就是出于小米有意识的引导和设计。而人们对米粉的印象和认知,无形中就代表了小米的形象和价值,米粉本身就是小米品牌的一部分。

1 4124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用户对网易云音乐不离不弃,不是因为它歌多版权多,而是因为UGC。听歌看评论,成为网易云音乐的独有仪式。是广大用户,创造了网易云音乐这个品牌。

 

一旦我们将品牌视为企业与用户的共同体,那么我们就要承认用户对品牌拥有话语权、主导权,甚至是所有权。

 

一旦我们将品牌视为企业与用户的共同体,那么品牌的一切行为,不管是产品铺货、广告传播、营销推广、公关炒作、粉丝活动,都是在与消费者进行社交的过程。

 

做品牌,其实就是做社交。

 

 

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本就是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换的过程。而我们通常谈品牌价值,都包含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象征价值。

 

功能价值,可以由企业在工厂里、在实验室里自主设计,但情感价值和象征价值,则更加需要赢得用户的共鸣,或者与用户共创。

 

在一个极致竞争的年代,当我们面对商品过度饱和的货架时,单纯强调产品价值并不足以激发消费者需求,走进他们心里。

 

在一个移动互联的年代,当我们面对信息过度爆炸的媒体环境时,单纯吆喝式的传播却并不足唤起用户的注意和兴趣,进入用户法眼。

 

价值要引发共鸣,这就需要产品与消费场景的融合,内容与人格化输出的融合。

1 5102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前者如味全每日C的瓶身文案输出,如何传递果汁的健康价值,以有效唤起用户需求?

 

味全的选择是将果汁融入生活场景,不爱晒太阳、昨晚没睡好、电脑8小时、你不爱吃菜,都需要喝果汁。

 

产品本身变成一个与用户沟通的载体,通过场景化设计唤起用户的共鸣。

 

后者如江小白的瓶身文案输出,在整个白酒界还停留在讲历史悠久、纯粮发酵、窖藏工艺的时候,江小白悄然完成了一个人格化品牌的构建。

 

从江小白的名字到产品形象的设计,再到后面铺天盖地的文案输出,江小白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一个人,一个你可以与之倾诉、对饮的朋友,而不只是一瓶酒。

 

什么是好的内容输出?那就是传播主体实现人格化,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态度。

 

惟有将品牌视为一个人,才能把品牌摆在与消费者对等的位置进行交流,而非居高临下的自吹自擂、自说自话。

 

广告圈有一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美国百货业之父约翰·沃纳梅克讲这句话的时候,那还是一个传统的年代,广告业刚刚起步。

 

换到今天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能浪费50%就不错了,很多传播90%的预算都是浪费掉的,广告无人理睬,消费者无动于衷。

 

对于今天的传播来说,我们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全新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化,使得传播充满了不确定性,精心设计的广告创意可能没人搭理,传播的走向难以预计。就像你永远不知道微信朋友圈明天会被什么刷屏。

 

其实甲方对于营销传播的诉求一直都很简单:花最少的钱,取得最大的营销效果。

 

但一个品牌的声音,在市场上是渺小的。惟有与用户的步调一致,与用户实现共振,这时品牌的效果才能最大化。

 

人人都是自媒体,消费者们拥有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大众点评、淘宝评价、QQ空间、知乎等无数发声工具。

 

惟有将话语权开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谈论你、转发你、评价你、恶搞你,为你发声、为你二次创作,这时候品牌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正如杜蕾斯最成功之处,不在于它热点追得好,而是它制造了一种心理期待。只要有热点事件发生,就有无数人翘首以盼杜蕾斯会怎么追热点,然后等着评论、转发、写文章。

 

2005年《超级女声》,李宇春横空出世,她的粉丝团体玉米也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事实上李宇春这个品牌,就是李宇春和玉米们的一个共同体。

 

它首先是基于李宇春极具表现力的舞台表演和人格魁力制造的共鸣,其次是造星之路上粉丝的参与和共振,形成了玉米这样一个自组织,最终呈现为李宇春这个品牌共同体。

1 689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同样是在2005年,日本女团AKB48开始在东京秋叶原公演,一开始她们只是一群普通的高中女生,没有什么专业素养,唱功一般,演技一般,颜值也谈不上逆天。所以就算演出门票低到1000日元,还是没有多少人看。

 

前田敦子说,“一开始剧场都坐不满,第一次看到台下坐满时,真的开心到不行。”

 

但她们却有两点与传统偶像极为不同:

 

首先,她们触手可及,完全颠覆了偶像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或偶像遥不可及的想法,你要你去秋叶原,她们每天都在那里,她们飞舞的裙摆离观众只有一米。

 

其次,和粉丝一起成长。她们每天一边表演一边学习,逐渐变得专业起来,就在粉丝眼前一点点成为明星。

 

她们不只是发唱片、跑通告,她们还写博客、做握手会、制作自己的综艺节目。每一年,还有一次让粉丝决定她们前途命运的总选举。

 

这就像一场大型的直播真人秀,也像一个现实版的养成游戏。粉丝们参与到偶像的打造之中,和她们同呼吸,共命运。慢慢的,粉丝的人生开始与偶像的人生合二为一。

 

粉丝与偶像高度关联在一起,创造了全新的偶像品牌。

 

传统品牌打造,以“请明星+砸广告+铺终端”式的大传播为主,其核心是广而告之信息告知,其目的是提升知名度,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

 

传统偶像的捧红如出一辙,多接戏、多上综艺节目、买流量上热搜,总之是千方百计出现在观众面前,提高名气。

 

新世代的偶像打造方式,则更强调粉丝参与、建立联系。尤其是选秀出道的偶像,由于造星过程中的粉丝参与,使得偶像与粉丝之间的情感连接极其紧密。

 

不管是中国的李宇春、日本的AKB48,还是时下当红的创造101,都是如此。

1 774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从玉米到米粉、果粉、锤粉,微软大法好,索尼大法好。粉丝用品牌来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好恶、爱憎、身份、信仰。

 

一个好的品牌,要给用户提供站队的机会。尤其是当品牌受到非议之时,有用户冲上去辩论、拥护,在此过程中,用户将会对你的品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他们就从普通用户变成了你的忠实粉丝。

 

没有粉丝的参与创造,就谈不上真正的品牌。粉丝其实就是一个品牌无组织的组织,这种自组织才是一个品牌最强大的力量。

1 863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小王子》中,有一个小王子和狐狸的故事。

 

小王子邀请狐狸一起玩,狐狸说:

 

“我不能和你一起玩,我还没有被驯服呢。”

“什么叫驯服呢?”

 

“这是已经早就被人遗忘了的事情,”狐狸说,“它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一点不错,”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这是我见过对品牌最完美的解读。

 

 

完—

作者/ 空手(ID:firesteal13)

来源/ 馒头商学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电商之家 » 因为更换logo被粉丝骂到下架,品牌到底该如何与粉丝相处?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