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好开头是好文章的一半,那好结尾就是互动的一半。
标题、导语、开头是一篇文章的关键,但是经常写到最后,结尾就没力了,没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如果结尾写得好,一篇文章的点赞数和留言数会多很多。
下面给你总结了 4 种黄金结尾,下次使用翻出来看看,可以给你节省很多时间。
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宜家最畅销的商品是什么吗?床、沙发、枕头、玩具?
答案可能会吓你一跳,是出口那个 1 块钱的雪糕。
2015 年,中国宜家就卖出了 1200 万个雪糕。尽管如此,宜家卖 1 块钱的雪糕并不是为了盈利,它是提高顾客体验的秘密武器。
其实在宜家购物,有很多让顾客不满的地方。比如说,上次和同事去宜家,她只想买一楼的杯子,但是要从头到尾逛一圈,才能走到那个货架。不过,宜家的产品体验很好,可以试用,展示也很诱人。
另外,宜家还有一个 “小心机”——出口的零食和甜品区,这是提高宜家顾客体验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个区域,顾客体验会差很多
这背后有一个很实用的理论依据——峰终定律(Peak-End Rule)。峰终定律是诺贝尔奖得主 丹尼尔·卡尼曼发现的。
这条定律意思是,顾客能记住的就只是在 “峰” 和 “终” 的体验,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对购物体验的回忆,以及下一次是否会继续光顾。如果“峰” 和 “终” 的体验好,顾客更能记住,回购几率更大。
这用到文章也有类似的效果。
好结尾就是互动的一半
对于宜家来说,顾客体验很关键,决定了回购率;对于一篇文章来说,留言和点赞很关键,决定了是否留得住读者。
但是对于不同的文章,好结尾的定义不一样。
对于一篇软文来说,好的结尾能提高购买转化率;对于一篇情感文来说,好的结尾能触动读者,引导读者留言;对于一篇干货文来说,好的结尾能给加深读者印象,交付给读者更多的知识。
在分析了各类结尾后,以下给你总结了 4 类 “黄金结尾”。
1、总结型结尾
就总结型的结尾,目的是加深读者的印象,让读者吸收更多的内容。
对于情感类或启发类的文章来说,一个总结型的结尾,相当于带读者回顾一遍整个故事,能让读者更清晰文章的核心观点。
比如下面武志红的《你内心的冲突,先消耗你,再逼疯你》:
童年的痛,弱小的我们通常无法承受,必须扭曲,以保存自己,而这种保存自己的过程,就是神经症形成的过程。
其实,神经症真正展现的那一时刻,我们已经长大,那些扭曲的痛,会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展现出来。
所以在我看来,苦难的童年是在为“神经症”播种。
各种内心冲突的爆发,其实也是在给我们发出这样一个信号:你已经成年,你拥有力量了,面对童年的伤痛,你不必再逃。
这个结尾,前半部分在总结文章,从观点到事实论证,后半部分在呼吁行动,旨在给读者启发。
你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种结尾,一般是先三段式总结:观点;一句话概括论述的事件;揭开最后观点(所以在我看来,苦难的童年是在为“神经症”播种。)。
然后用 “其实”、“所以” 来引出想要呼吁的行动。
2、关联读者
有一种好的结尾—— “意味深长”,和读者生活很贴近,又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比如下面这篇 LinkedIn 的《为“钱”工作不可耻,但是可疑…》:
职场亦是如此。一个良好的公司管理机制,往往都会把人才分门别类,即把真正的人才分为管理岗与技术岗,为的就是“用对人、做对事”。
所以,当你的工作失去了意义时,不如冷静的问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否符合你的“基因”。如果不是,我想你或许可以回忆下,从过往的经历中,有哪件事能够让你集中精力、忘却时间、忽略外在的声音,并时不时体会到莫大的成就感。
毕竟,能决定你职业价值的不全是钱,还有努力的意义。
“关联读者”,主要是关联读者的职业、环境、生活,让读者在文章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引发思考。让读者自己思考从文章可以得到什么价值,可以由此怎么改善自己的生活。
你可以用 “……亦是如此”,从你文章提及的领域,关联到读者的环境。比如这篇文章,关联到 “职场”。
你也可以不断用 “你” ,加强读者代入感,让读者看到文章对 “自己” 的价值。比如夜听的《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兴趣分很多种,弹琴唱歌画画下厨都是,它们没有高低之分。
只要生活中你感兴趣的人和事,哪怕再小的事,都可以发展成自己的爱好。只要你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会拥有一种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生活的单调与琐碎。
孙俪喜欢画画,书法,徐静蕾写作、做手工品,都是她们独立的兴趣,让她们活得更洒脱。黄磊喜欢下厨,照样靠着厨艺翻红了一把;日本主妇山下英子喜欢整理,靠者家居理念照样出了书《断舍离》。
每个人,即使再普通,通过自己的努力,内外兼修,也可以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不断强调 “你”、“每个人”、“自己”,读者的代入感十分强,自然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这些词语,你在写结尾的时候,也可以多用起来。
3、引用
有一个结尾技巧,既省时,又能引发思考—— “引用”。比如下面这篇吴晓波的《未来十年,我们所认为的能力将荡然无存》:
最后在结束之际,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汤因比的这段话,这是英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中,研究了人类29个文明兴衰可能性得出的结论。
他说:“一个文明怎么能够延续几百年、上千年?对一次挑战做出了成功应战的创造性的少数人,必须经过一种精神上的重生,方能使自己有资格应对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挑战!希望我们一起能够经受时代和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下一次和再下一次的挑战!”
这个技巧我屡试不爽,一方面,名人的话更有说服力,读者更愿意相信。另外一方面,当你说不清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用名人的话,让读者从更伟大的人身上,找到启发。
4、排比
最后一个结尾技巧,既融合前三个功能,又能在情绪上更好渲染读者——排比。比如说新世相的《你这么厉害,一定没被好好爱过吧》:
爱情不是一道证明题,而是能让你卸下包袱的地方;
爱情不是活在朋友圈里的模范情侣,而是在累了、茫然、不知所措时,可以依赖的对等伙伴;
爱情不是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而是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
在这场迷信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以你最真实的样子,去见对方。
因为我们都要学会去接受彼此的一切。
排比一气呵成,而且气势十足。排比,一方面是重复了文章的内容,相当于总结了一遍。一方面是气势上给读者打气,更好地突出最后强调的行动。
运用排比,你可以总结文章内容,同时多用 “你” 这样的词语,代入读者的行动。排比是引发读者情绪,并且触发他去点击 “赞” 的关键。
小结
到这里,四种结尾讲完了:总结、关联读者、引用、排比。
峰终定律,文章的结尾决定了读者的体验,一个好的结尾会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无论你是写干货还是情感文,写一个好的结尾,你的读者更能记住你。
但其实,无论你用哪一种结尾,除了优化体验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呼吁行动。软文,希望读者购买商品;情感文,希望读者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干货文,希望读者把知识用上。
正如这篇文章,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这 4 种结尾你能用得上。
原创: 坤龙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