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震惊、标题党等,相信手机前的你肯定有过被“毒害”的经历。
当你兴致勃勃的点开标题,却发现里面是文不对题的内容,甚至是一则广告推广,心中仿佛有一万只草泥马飞奔而过。
这类标题党的核心就是要震惊,一张毫不起眼的图片、一则平淡无奇的新闻,在“UC震惊部”的文笔加工下,分分钟变成头条。
自从被勒令整改后,UC震惊部已经成为了新媒体行业的一个传说。现在的UC首页,一派“歌舞升平”,俨然有一种意图寻求新闻真相的大志。
虽然UC震惊部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如今腾讯新闻仿佛学到了UC的精髓,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不好意思,腾讯爸爸,今天要“怼”你了……
01
腾讯新闻标题套路太深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微信功能里的“腾讯新闻”仿佛成为了第二个“UC标题部”。
腾讯新闻的推送中,经常会出现下面这些惊悚猎奇的标题。
“XX真相,原因令人震惊!”、“震惊!美国总统看到后都惊呆了!”、“某女子打开房门看到这个一幕,吓晕了!”
根据小公举不完全统计。
“震惊”、“惊呆”、“美女”、“吓哭了”、“曝光”、“奔溃尖叫”、“轰动全球”、“你不可不知”这类极其夸张、惊悚或者偏低俗的关键词,经常出现在腾讯新闻的文章推送中。
例如:XXX现身演唱会,观众却寥寥无几
例如:女子XXXX,原因XXXX不寒而栗
例如:交警XXXX,检查后发现XXXX身份惊人
例如:女子上厕所XXXX,看到这一幕XXXX
不得不说,这些标题非常吸引人点击。标题里通常包含某个人物或多个人物,在标题里还会制造出戏剧性的冲突,勾引你打开。
其实如果内容不错那还成,但往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腾讯新闻推送的文章内容往往通过标题将内容夸大,而且很多都毫无营养,标题过于噱头。
更加令人懵逼的还在后面,如果你真的点击了某个新闻视频,还会被套路下载腾讯新闻APP。
2
标题博眼球,看新闻却需要下载APP
腾讯新闻作为微信上的一项功能,从前帮助微信用户可以直接在客户端了解国内外新闻,可以说十分方便。
但如今点开一则标题党的推文,里面只有100字左右的内容延伸。点开任何视频或者阅读,都需要下载腾讯新闻APP,否则看不了新闻。
标题党也就算了,标题党还套路用户下载APP,这套路不得不服。
例如上面这条新闻,本以为点击播放按钮能看视频,结果却跳出一个巨大的下载按钮。
除此之外,腾讯新闻还不忘帮自家短视频APP微视做广告。
标题名为《美女趁办公室走空开心自拍还做这事,不料镜头一转尴尬了》,其实就是利用文字游戏制造低俗的噱头,刻意误导读者往情色方面去想,把读者往“坑”里带。从而诱导用户点击,来获取流量。
不过,虽然腾讯新闻的坑很多,但还是有方法避开广告。当小公举打开PC版微信的腾讯新闻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些原本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PP来看的新闻、视频与评论,在PC端的腾讯新闻上统统能够免费观看,且不需下载客户端,
不过,这里面依旧有个大坑。虽然PC版中的视频可以免费看,但你却需要等待30秒的广告……
小公举还发现,腾讯新闻所发布的部分新闻是由梨视频、新京报、看看新闻news等其他媒体提供。然后再根据新闻内容,重新取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发布,从而获取更多的点击量。
3
页面布局有心机,一不小心就踩雷
点开任意一条腾讯新闻,其页面布局包括“标题+视频+下载链接+100字内容概要+广告+用户热评+热评延展+延展阅读”等。
短短的一篇新闻,却在页面设置了足足四条跳转链接,一不小心就会点错,弹给你的就是腾讯新闻/微视下载页面,或者是广告链接。
用户体验相当差劲。
广告位正好插在新闻和评论区的中间,想要看新闻评论,就必须划过广告区域,不得不说腾讯新闻这招挺“绝”的。
如果你不想下载腾讯APP,点击返回后,并不会返回到上级页面,反而会返回到腾讯新闻的主页,会看到更多标题党新闻,点击这些新闻,几乎都是进入下载APP页面。
随着网络素质的提升,如今的恶性标题党也越发被人所厌恶。
其实依靠恶性标题吸引受众,绝对不是一种能树立起好品牌形象的办法。
针对如今微信端腾讯新闻全是标题党的现状,网上有很多人在吐槽。
当初UC标题党盛行的时候,腾讯曾经也采取措施来整治标题党,如今自家的腾讯新闻却成为了标题党的“重灾户”,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在小公举看来,虽然自媒体时代点击量、浏览量是目前最重要的盈利指标
但极大多数“标题党”的所作所为,本质不是并不是为了传播信息本身,而是为了引起关注,诱导下载APP,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如果这类标题党不适当制止的话,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他们纷纷仿效其“标题党”的手法,将原本正常的新闻标题重新包装。
挖空心思“哗众取宠”,大量“题不对文”的新闻标题就此出笼,久而久之将会大大损害新闻的公信力,玷污了新闻本该有的真实原则性。
如果腾讯新闻自己都没有以身作则,那么微信生态中的自媒体们,又怎么会去遵守规范呢?
来源 | 运营公举小磊磊(ID:gongjulei)
作者 | 运营知识服务平台;编辑 | 杂芜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