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从罗振宇、吴晓波跨年会中看到了什么

13 从罗振宇、吴晓波跨年会中看到了什么

 

这两年,举办跨年演讲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一部分人跨年的选择。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跨年演讲品牌,当属《罗振宇时间的朋友》《吴晓波年终秀》

 

说实话,前两年我既没有去现场,也没有看直播。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偏见和短浅的认知,所以刻意错过。

 

但今年,我尝试看看现场直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这两个演讲品牌能坚持并做到现在(罗振宇打算做20年),还有许多人看,一定有它受人喜欢的道理

 

2、通过已有的途径,站在运营的角度看看别人是怎么做演讲的,怎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活动。

 

比如前期预热、售卖、演讲、品牌、媒体合作等等,整个流程完全值得学习和借鉴。

 

3、试图去获得一些新知识、新启发。毕竟人家是一个团队,一群聪明的人来做一场演讲,总不是来摸鱼的。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把罗振宇时间的朋友和吴晓波年终秀都看了一遍。

 

必须肯定整个分享很精彩,而我观看之后,也有一些个人的收获和想法,想和诸位聊聊。

 

01

不抱怨,带好头

 

在没看之前,我脑海里面的做了一个潜意识的误判。

 

今年的跨年演讲,他们应该也会说:2019年经济形势、大环境等如何不好,2020年应该会更艰难,更不容易之类的言论。

 

之所以有这样的预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媒体从2019年9、10月份开始,就不停的在传播着诸如此类的衰风丧语。

 

包括2020年新年伊始,此类文章还是屡见不鲜。

 

我认为他们也会和大部分媒体一样,贩卖焦虑。

 

但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而且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为2019年做了一个好结尾,也为2020年开了一个好头。

 

要知道现在许多主流媒体,还在忙着盘点2019年各领域的企业死亡名单,报道各种企业裁员、员工失业事件,宣传2020年各种危机与不安。

 

不分好坏的,只为吸引眼球,作恶式的贩卖着焦虑。

 

在我眼里,两位老师算是公众人物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能有如此的认知和行动,做了很好的榜样。

 

而且我也特别反感一直贩卖焦虑的人,或者说总是抱怨的人。

 

我在过往的工作中一直有也遇到这样的人,每天几乎都在抱怨,给小组成员传播负能量。

 

说这个活动不能做,那个商家不配合,这个商品卖不动等等。

 

这种行为极其不好,作为团队领导,伙伴要少抱怨,也要远离经常抱怨的人。

 

02

焦虑是对的,但别瞎焦虑

 

 

一定会有人说,我难道说点事实都不行吗,都有错吗?

 

你们难道不愿意面对真相,自我麻痹吗?

 

当然不是,直面问题是应该的,但不能刻意的把问题放大。而且只说问题,没有解法。

 

何况,许多事情远没有那些没经过深入分析和提供事实依据的媒体,说的那么严重。

 

以吴晓波年终秀的一段数据为例:

 

宏观经济层面:去年 60% 的经济学者对经济是悲观的,今年这个人数已经减少到了 34%。

 

再如2019年,经济学者认为 A 股会上行的占 33%,持平的占 33%,下行的占 20%。

 

而 2020 年,经济学者认为 A 股会上行的占 58.7%,认为持平的占到 33.3%,加在一起超过 90%。明年的 A 股市场大概率是值得期待的。

 

除此外,今年还有许多行业、企业,都在“逆势”增长。

 

顺便再说个邪恶点的想法,也是上次和一个赚钱朋友聊到的。

 

今年有许多人都说,做自媒体不能再做了,做短视频已经晚了,做直播错过时机了,做抖音带货一定亏损。

 

其实,那些说这些话的许多人都赚的盆满钵满,他只不过是不想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罢了。

 

谁赚钱的时候,大声告诉你,这个地方有钱赚赶紧来呢?

 

所以,少点焦虑,看清事实。

 

03

机会永远存在,但机会永远变化

 

一部分人抱怨没机会是对的,但也活该。

 

永远不要抱着靠山养老的想法,没有常胜药方。

 

a、平台变了,内容没变  

 

最早做公众号的那批人,的确赚了不少钱。而当时打开率,阅读量、关注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

 

但是随着微信公众号改版,短视频等新平台的兴起,中腰部的许多公众号不吃香了。

 

但这你能怪谁呢?

 

其实,用户、读者对于内容的需求没有变,甚至是增加了。

 

但是用户对于内容的形式,平台发生了变化。你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做抖音,做快手呢?

 

b、做电商真没机会了?

 

再如,许多商家都在抱怨淘宝电商难做了,货卖不动,赚不到钱了。

 

但是为什么淘宝、拼多多、京东每年的交易额都在增长呢?

 

今年双11、双12淘宝的交易额都再创新高?

 

到底是你不行,还是行业不行?

 

许多商家只盯着淘宝,淘宝做不起来的时候,就没有想着做小红书,做抖音,做快手。

 

甚至连去学习,交交学费的勇气和行动力都没有。

 

你既不学习,也不花钱请专业的人,怎么赚到钱呢?

 

如罗振宇提到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成立不到3年时间,就成了美妆TOP1的品牌。

 

它如果一开始就只盯着淘宝,一定很难,花钱买直通车做各种动作,也许都很难冒出头来。

 

但完美日记利用小红书种草(已累计投放了数万篇日记),公众号投放(近万个公众号),抖音快手(账号数百万粉丝)等渠道的联合推广,成功助推完美日记登顶。

 

c、人挪活,树挪也不一定死。

 

还有以前传统的微商,都抱怨不赚钱了。

 

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许多微商朋友都纷纷转型成了许多社交电商平台的团队长,开启了新事业。

 

或成了各种短视频、直播卖货平台的领头羊。

 

再举个自身例子,我和朋友在百脑汇弄了个卖各种手机电脑的数码小档口。

 

按照常理来说,如今电商平台这么多,还整天做活动,哪里还有客流呢?

 

的确,在线下市场一天见不到几个客人,甚至周末六都很难见到。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意,这一年我们服务的客户、交易额反而增多了。

 

因为我们都把顾问留在了微信里,通过老客户介绍,又把新顾客加到了微信里。

 

所以,许多时候,一定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你不能只盯着跌的方面,而要看看什么地方涨起来了。

 

机会永远存在,东边不亮西边亮。

 

顺便提几句,为什么我们还要在线下开档口呢,至少也有这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总有用户会选择去线下,更有信任感,他们消费力也很强,我们还能附带着做其他的推荐。

 

二是用户线下能看样机,能当面问,一次性做各个品牌对比,更容易成交。

 

三是许多二手及其他附带业务,线下开展更方面。比如我卖手机,也可以去拿货卖戴森的吹风机。

 

四是能第一时间知道市场上最新最真实的价格、新品等走向。比如今年的airpods 3,价格涨跌了很多次,最高超过了2400元。如果不在市场,就一定会错过很多。

 

那些整天和你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能的,一般都没赚到几个钱。而那些真正赚钱的人,都在默默努力行动找机会。

 

 

04

永远不存在简单赚的钱

 

前不久,某大佬说了句,2020开始已经没有简单赚的钱了。

 

这句话,给许多人带来了错误的认知。

 

难道在2020年以前,就真的有简单赚的钱吗?

 

a、简单是相对谁而言  

 

凡是和你说某某事情很简单,能赚钱的。

 

要看清楚是谁说的,且又是对谁说的。

 

比如读书时,你问班上学习最好的同学一个问题。

 

在他的眼里许多问题都是很简单的,很容易得分的,所以对于他来说是简单的。

 

如果他告诉你,这道题你也可以做,至少他认可你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天真的以为真的存在不动脑子就能赚到的钱,哪有这样的好事情呢?

 

别人口中说的简单事,简单的钱,可能是别人已经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十几年了。

 

b、做自己专业的事情  

 

所以,再简单的事情,如果你不专业,不懂,都是很困难的。

 

就像我写作的时候,有许多人来问我是怎么排版的,这些在我眼里就是属于基本常识。

 

多花点心思做自己专业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结合罗振宇所说,许多人靠运气或实力赚到的钱,都会在自己不专业的领域亏掉。

 

要赚钱,唯有努力、发挥所长。

 

也正如吴晓波所说的,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都是以无比的勤奋为前提,要么是血,要么是汗。

 

05

越焦虑,知识就越贵

 

我想说,任何时候做教育都不晚,知识永远值钱。

 

a、让自己更有价值  

 

以前做新媒体,只需要负责微博,微信。

 

现在,你可能要会拍抖音、快手、写小红书,还可能是You Tube。

 

你只有掌握越多平台的玩法,资源,你才能在大家都焦虑的状态中脱颖而出。

 

多学知识,多掌握操盘技能,一定会给你表现和赚钱的机会。

 

b、做教育永远有机会  

 

 

淘宝从兴起到现在,每天还有人在学习怎么上淘宝开店,投放,设计等等,这些电商课程到现在还在热卖。

 

随着拼多多、萌推、云集等社交电商、社群电商、淘客电商平台兴起,又有人四处求学如何做社交电商和社群。

 

还有短视频、直播、新媒体等各种各样的新平台出现时,各种短视频、直播的课程又大受欢迎。

 

这些新的细分的领域都有机会,何况其他的领域呢?

 

如果你一来就想赚几个亿,做几十个亿平台梦的,可以忽略这点。

 

对于那些想做个几千万,赚个几十万,几百万的朋友,完全可以在各个细分领域找到教育的可能性。

 

提两个小点,快手上有人教别人如何写字(钢笔,毛笔),如何演讲的课程,一年都能卖出几百万。

 

06

创造新品牌

 

记得早在2010年左右,就有人说现在做淘宝没有机会了,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大家可以看看,许多淘品牌都是2010年以后成长起来的。

 

还有,当线上电商火热的时候,也有无数人鼓吹线下实体店会消失,会大批量倒闭。

 

但是,从淘宝到京东,从苏宁到国美,都在线下不停的开店。数码店,小吃店,菜场,小超市等等。

 

a、新渠道催生新品牌

淘宝不行,不代表拼多多不行,不代表京东不行。

 

抖音不行,不代表在快手不行,在社交渠道不行。

 

随着快手,抖音,淘宝直播等新渠道的兴起,诞生了许多快品牌,抖品牌。

 

我认识几个朋友,他们团队只在快手渠道做面膜、做鞋子,每年的交易额至少有几千万。

 

还有一个朋友只给代理模式的社交电商平台供水果,一年也能很轻松的做几千万。

 

这几年的阿道夫,紫米面包,酸辣粉、冻干粉就是典型的微商渠道品牌。

 

再拿自媒体为例,各位仔细去想想。

 

微博火的时候,有各种微博大V,出现了各种每天教你XX的微博营销号。

 

等微信公众号火的时候,就出现了无数个教你美妆,理财,健身的微信号。

 

随后再转移到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依然还有这些重复的内容,但是也都不影响这类自媒体号的诞生壮大。

 

另外,每一个新平台兴起的时候,都有不一样的大V?

 

公众号出现了视觉志,抖音走红了代古拉K,头条诞生了李子柒,快手孕育了散打哥。

 

而他们本质都是做内容创作者,只是平台、渠道不同罢了。

 

那么下一个平台出现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必然出现新品牌,新大V 呢?

 

b、新人群催生新品牌  

从人群的角度来说,有95后,00后;从受众来说有直播用户、二次元用户;从收入来说2020年即将迈入小康社会,大家收入越来越高,有钱人也越来越多。

 

针对95后,00后,有二次元品牌,有汉服品牌。淘宝上有家店叫“十三余”,专门卖汉服的。店铺目前粉丝数有302万,和2018年相比,一年时间店铺粉丝增加了200万。

 

1994年出生的小豆蔻儿,既是这家店的创始人,也是知名的汉服视频博主。

 

针对短视频、直播用户,有美妆、服饰新品牌。

 

针对外卖平台用户,有猛男的炒饭,二十五块半。其中诞生于杭州的外卖品牌—猛男的炒饭,短短四年全国开店300多家,一年卖出1.2亿元炒饭。

 

还有完美日记、钟薛高、HFP、小熊电器等,从食品到美妆,从家居到线下饮品,各种针对不同用户的新品牌层出不穷。

 

据淘宝数据显示,2019年淘宝新增了2000多个淘品牌。其中TOP5的行业分布是:服饰、家居、珠宝饰品、箱包及宠物食品、用品。

 

c、新技术催生新品牌  

智能手环,无线耳机,消费级无人机,也是最近6、7年才逐渐兴起的。

 

但以上任何一个领域,都能找出年销售过5亿的新品牌。

 

而这些产品、品牌的诞生,前提都得益于技术发展与突破。

 

仅无线耳机而言,在淘宝、拼多多、京东上,都能找出几个品牌一年至少卖出100万件。

 

各位再看看大件商品,随着无人驾驶、充电技术的提升,这几年智能电动汽车少说也有50个新品牌吧。

 

虽然这些品牌中,也有已经关闭,有些面临着各种困难。

 

但是若干年后,一定会有新品牌出现,受到用户的喜爱。

 

再来看下智能音响,未来智能语音助手一定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伴侣。

 

所以,大家目前在生活、工作中的痛点,未来随着技术的升级,一定会在吃住行游购中诞生新品牌。

 

d、新需求催生新品牌  

在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是没有手机壳的,当时只有手机套。

 

但现在许多人买手机,都必买手机壳,包括买平板。

 

宁波就有一对1994年出生的情侣,靠卖电子产品保护壳,一年赚百万元,连折叠屏手机的壳都有。

 

再比如手机充电领域,就有充电宝、无线充电设备、充电数据线等细分品牌。

 

在亚马逊上排在第一位的移动电源,是一个中国品牌叫Anker。

 

2018年,一年营收超过52亿元,其中超过98%来自海外市场,成为亚马逊平台上最大的3C配件品牌。

 

而在2018年,有超过3亿人从淘宝天猫购买了近10亿件手机壳、膜、数据线、充电宝这样的数码配件,其中80%以上出自天猫。

 

在天猫上有个数码配件品牌叫“第一卫”,粉丝超过100万,靠卖手机壳、数据线,一年销售10多亿。

 

我之所以举这么小的例子,主要想告诉各位两点。

 

其一是再小的领域,都可能找到生意的机会。

其二,随着新产品的诞生,衍生品、配件也有机会。

 

比如直播领域,服装、直播架、灯具、话筒等。

 

以上,是我看了罗振宇和吴晓波跨年演讲后,部分的思考。

 

许多都是很小的点,而他们提到的全球市场、世界窗口、中国红利、产业升级、大制造,第三代浪潮也有很多启发,希望后续来分享。

 

但不管大小,核心的观点和认同就是,任何时候机会永远存在,但成功只属于发现机会并努力拼搏的人。

原创 天涯住在十里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电商之家 » 从罗振宇、吴晓波跨年会中看到了什么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